父亲二三事

    那个年代,各村都很穷,人穷必然说媳妇就难,较大的村光棍一抓一大把,这事说的一点也不玄。
    记得那年我从部队复员不久,公社为改变我村的落后面貌,决定换届选举村领导班子,不料,我被高票选为生产队长。因当时不懂生产,加之又在粮局干临时工,工作组几次找我谈话未果,最后公社党委拍板:让时任大队长的父亲兼任生产队长,我协助父亲工作,任民兵连长、现金保管、民主小组长等职。
    父亲二话没说。上任伊始,就敲钟如今全村社员开会,他站在村西大柳树底下的井台上,双手叉腰,俨然像个将军。“既然公社领导和全村老少爷们信任我,我就干。少说没用的,秋后看结果。”话虽不多,但掷地有声,句句掉在地上都能砸出坑来。
    说来那年也真怪,老天爷好像有意和我们作对似的,大春天天旱无滴雨,而且有好些水井都干枯了。到了“三月三”没老鸹的季节,小麦长得稀稀拉拉,父亲的嗓子都哑了,他和我们几个村委商量决定打几眼旱井。当时在一无技术,而无资金,三无打井工具的情况下,谈何容易。父亲特别犟,不顾我们的反对,找片长、跑公社地,硬是带了款,又找到我在水利局时任后勤科长的姨夫,借来打井工具。打井时,父亲长时间浸泡在井下的凉水里,既当技术员,又当指挥员。仅用几天时间,就在村西的下崖地里成功地打了两眼旱井。然后他宣布父亲本人和我各带领八个壮劳力,配一部手摇水车,四人一组昼夜不停倒班干。每到我们累的时候,就和一大水沟之隔许庄抗旱队的男女对唱歌。这边唱:“我说那一个来,谁来对上一,那连谁是我的妻?”那边唱“我说那个二来,谁来对上二,美女不嫁穷光棍。”就这样,硬是用那两部摇水车仅用七天七宿的时间浇完了七十余亩地。麦收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接着,父亲又号召每家每户垒一个猪圈,育一头肥猪,沤八方圈肥的任务,又叫我把复员的安置费九十元前拿出来。在村西的场园边上盖了两排猪舍,育了十几头肥猪,贷款购进了三十头绵羊用以积肥。当玉米拔节时,又动员社员扒旧炕给玉米追肥。真是苍天有眼,玉米齐腰高时又适时下了两场透地雨。清晨起来走到地边,看到露水珠在玉米叶子上滚动,犹如剔透玲珑的珍珠,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煞是好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那年秋后,玉米获得了大丰收。当预分方案张贴的时候,我才知:工值内原来的八分钱一跃成为四毛九分五厘(工值男劳力每天以十分计,女劳力以八分计),为此公社党委在我村召开了全公社先进典型现场会。当公社李书记把那面绣有 “炉坊公社先进单位”的红旗授予我父亲时,父亲激动的泪水流满了双平颊。那年父亲被选为人大代表,我被评为“优秀干部”。
    父亲为破解光棍这一难题,想了个妙招,把全村的新旧自行车组成了一个车队(那年因收成很好,秋后一次购进了八辆新自行车),叫我院中的三哥任自行车队队长,每到下午叫他们早早收工,穿上新衣服,骑上擦的铮亮的自行车,经毛庄村、西关街进城,而后绕道建新街,北任村回村,每每经过这些村(街)时,把自行车的铃铛按的震天响,常常引来大姑娘小媳妇的停足相看。不久,我村果然窗户外吹喇叭——名声在外。仅春节前后,就有四对新人结婚,其中也有我的三弟。
    当时,我还给自行车队编了打油诗,写在村里的黑板报上:“小飞鸽,大国防,还有加重金凤凰(都是当时明牌自行车)丰衣足食翻身,光棍娶来大姑娘。”虽时隔将近四十年记不完整,但我三弟结婚时我为他撰写的喜联,虽不十分对仗,但至今记忆犹新。上联是:光棍汉做新郎,皆大欢喜。下联是:放鞭炮,迎新娘,梦想成真。其横批是:来年添丁。龙门办 王鸿臣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