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畅通“三条路径”优化文化供给

平原县2020广场百日文化系列活动启动

农家书屋书目按时更新

“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在腰站镇小白村开演

2019年在恩城镇盛堡啤酒小镇举办“迷笛音乐节”

德州新闻网讯  7月22日晚,平原县2020广场百日文化系列活动启动。延续了11年的基层文化老品牌,今年又有新内容。“群众‘点单’,政府‘买单’。去年,我们进村入户对全县群众进行了文化需求调研,发放调查问卷3000余个,形成了基层群众的‘文化菜单’。今年广场百日文化系列活动的节目内容、活动形式,全部按需定制。”平原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有冰介绍。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是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事关群众的“文化获得感”。近年来,平原县围绕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公益志愿+”“共建共享+”“互联网+”三条路径,优化文化供给,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样板。

探索“公益志愿+”路径,打造具有平原特色的“乌兰牧骑”。平原县积极探索新的文化服务模式,实行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在1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立分馆,钱往基层下,资源向基层倾斜;在1000名登记入册的文艺志愿者人才库中遴选了213名文化志愿者,组建了全市首支文化中心管理员队伍,被称为平原的“乌兰牧骑”。这支具有“公益性质”的队伍为不仅负责社区群众文化需求的反馈“订购”,还负责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维护管理使用,确保文化中心按时免费开放,确保农家书屋书目按时更新。

秉承“共建共享+”理念,畅通文化服务“按需配送”渠道。通过建立文化供给共建机制、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文化供给评估机制打通了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文化供给共建平台,有效借助“外脑”,与平原县邮政文化传媒、德州星灿文化传媒公司、七彩飞扬书画院以及盛程吕剧团等50余家企业、社会组织共建共同体。梳理文化供给共建清单,落实文化惠民举措,以文化场馆及设备“出资”形式,探索形成了“以阵地换服务”模式,先后成功举办了平原县酒器博览会、2020年平原县少儿春晚、平原县历史文化展馆上线项目等。特别是与平原县盛堡啤酒小镇合作的“迷笛音乐节”更是政府“零投入”举办文化活动的生动实践。大力推进“管办分离+社会参与”的文化惠民消费平台建设,举办主题文化活动200余项,年均发放县级消费券20万元。腰站镇小白村民寇宝领、西咸村民王芹等人借助文化惠民消费季平台率先将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建立了“三个一”文化需求反馈渠道,多层次、多维度地收集群众需求。创建文化供给评估机制,在开展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广场百日文化活动等过程中都发放一张“反馈意见卡”,满意度结果直接与演出团队等级评定以及收入挂钩。

引入“互联网+”服务,布局数字文化惠民大网络。投入300余万元建设了数字资源共享工程、数字文化馆图书馆工程、文化场馆无线网络覆盖工程、数字化led显示屏建设工程等。将全县的数字文化资源接入“文旅平原”app,开通了文化资讯、百姓舞台、非遗中心等8大板块。建设了“文化平原”“平原县文化艺术中心”“平原县图书馆”三个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小程序、官方网站等多个载体,提升文化活动的普及率和受众面。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积极策划了“云端、艺课堂”“以艺抗疫”“国学公开课”等多种线上活动,总点击量超50万人次,丰富了群众宅家生活、增强了抗疫信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平原融媒特约通讯员:吴兆福 郭小朋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