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前李村:请“外援”引项目 发展特色种植

德州新闻网讯(平原融媒记者 王子达)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平原县前曹镇前李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特色种植,积极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领百姓走向致富小康路。

在前曹镇正喜园农场,平原县前曹镇前李村党支部书记刘长友和农场技术员进行交流着。他听说农场里今年又增加了一茬甜瓜,特意来大棚了解种植甜瓜长势情况。

“这茬种的甜瓜,按照市场需求选择的种植品种,主要发往唐山、内蒙、银川等地。瓜果到那之后有一定的客源,可以直接卖给这些老客户。”正喜园农场技术员王凯说。

据了解,正喜园家庭农场以往主要以种植西红柿为主,每年8月下旬种植,次年5月收获完毕,全年中存在一定的种植“空窗期”。为了增加效益,今年正喜园农场调整种植思路,西红柿收获后,开始清理大棚,种植甜瓜,有效填补了西红柿种植的“空窗期”。

“这个园区一共有25个大棚,甜瓜亩产八千斤左右,依照以往行情,一个棚的甜瓜能收益两万多元,这样25个棚的总利润能达到五十万左右。”正喜园农场经理高鑫说。

据了解,平原县前曹镇前李村早些年是一个经济落后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前李村党支部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并引进正喜园农场产业项目,为村庄发展和村民增收找到了新路径。

“那时候种十多亩地,一家人忙活一年也就一万多块钱。现在大棚区一亩地给一千块钱租金,我在这里常年打工,一个月四千多,一年就四五万,比种十多亩地强多了。”前李村村民刘长平说。

“不仅老百姓能增加收入,村集体收入也能增加不少,可以用这些钱给大伙儿修路、挖沟,给老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前李村党支部书记刘长友说。

前李村在产业发展上,除了请“外援”引项目,还充分培养和挖掘本村种植大户,带动百姓致富增收。

前李村村民刘建奎之前是搞蔬菜运输的,看到各处种菜都比较好,就从自己村里承包了七八十亩地,如今一年一亩地纯收入达到五六千块钱,也给村里的村民们增加了收入。

如今,前曹镇前李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探索致富新路径,发展蔬菜特色种植,使前李村由过去的经济发展落后村,变成了村强民富的幸福村。

“下一步,我们准备以正喜园农场为依托向四周辐射,再流转200多亩土地,增加3至5个种植大户,改变种植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产业模式,让大家伙儿更好地富起来,让村集体收入有所增加,为大家伙办实事,带领大家伙共同奔小康。”刘长友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