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革命促进动能转换—— 福洋用新技术“孵化”新动能

    11月1日,深秋乍寒,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转型发展又迎来新热点——公司玉米淀粉系统升级改造及配套产品产业链条延伸项目一期,正式上线试运行。
    淀粉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是福洋生物十三五期间实现30亿产值的重大举措,一期项目建设有玉米淀粉智能化生产车间一座、全自动装载仓库两座。
    项目建成后,公司年玉米加工量可实现100万吨,福洋将成为鲁北地区最大的玉米综合深加工生产基地,真正实现公司的规模经营、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是福洋发展最强的催化剂,也是福洋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路径。新项目将加快公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公司发展的新旧动能。
    翻阅福洋跃居全国同行业排头兵的历程,这样的升级改造是常态,从普通淀粉到变性淀粉,再到葡萄糖酸纳、核糖、淀粉基新材料,公司不改 “产品为王”的定力,寻求 “产品升级”的活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压茬推进,产品附加值实现几何级提升。
    福洋新旧动能转换路径有二,首先抓住了产品这个企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不停地跑所以不断地超越,最终领跑行业。
    其次发动了技术创新的引擎。对于技术创新,福洋始终保持着自觉性。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合作,组建了省级院士工作站。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沈寅初等15名正高级以上专家学者联手,成立首个省级注册的生物发酵领域民营研究机构——福洋生物制造工程研究院。近期,企业参与研发的 “糖醇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省科技发明一等奖。
    近几年来,福洋还推行 “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民签订玉米收购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公司辐射带动以平原为中心的周边县区玉米种植基地30多万亩,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人,带动农户年增收4000多万元。
    10月19日,前曹镇郑庄村农村合作社刚刚收获的1000亩玉米,近半直接被福洋生物收入粮仓,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生产线、传统农业与新技术的无缝嫁接。
    “我们将用新技术孵化新动能,促进下游加工的葡萄糖酸钠、变性淀粉生产规模扩大,加快从省级龙头向国家级龙头,省级科研中心向国家级科研中心的提升。”公司董事长张雷达说。
    记者 尚阳 许敏 通讯员 何德峰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